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
目的论:人的行为不是由过去的事件直接决定的,而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有意为之。
原因论:人的行为是由过去的事件或经历所决定的。
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本身,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
青年在咖啡店看书时,服务员不小心把咖啡洒在了他的新衣服上。平时温和的青年突然大发雷霆,愤怒的声音传遍了咖啡店的每个角落。
青年为自己的行为辩解,认为这是由于不可抗力,即服务员的错误行为导致无法抑制怒火。(原因论)
哲人认为青年并非真的因为愤怒而发火,而是为了通过发火来震慑服务员,使其认真听自己的话。青年实际上是先有了要大发雷霆的目的,然后才捏造了愤怒这种情绪。(目的论)
好像确实是这样,如果不小心将咖啡溅到他身上的不是服务员,而是他的上级领导,那么这种愤怒的情绪很可能就不会产生。
考生会想“如果考中的话人生就会一片光明”,公司职员则会想“如果能够改行的话一切都会顺利发展”。但是,很多情况下即使那些愿望实现了,事态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我们总是美化那条未选择的道路,但是却忽视在当前道路上的努力。
为什么讨厌自己?为什么只盯着缺点就是不肯去喜欢自己?那是因为你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你认为与其陷入那种窘境倒还不如一开始就不与任何人有关联。也就是说,你的“目的”是“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保持满是缺点的“这样的自己”对你来说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善”,也就是说“有好处”。
自卑感:自卑感是指个体在与他人比较时,由于低估自己而产生的不良情绪体验。它是一种自我价值感低的表现,并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这种自卑感人人都有,若加以正确对待,则可成为我们前进的催化剂。
自卑情结:自卑情结则是把自卑感当做某种借口来使用的状态,它是一种复杂而反常的心理状态,会阻碍人的正向成长。例如,“我因为长得不漂亮所以结不了婚”或“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这样的想法,就是自卑情结的表现。像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大肆宣扬“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这样的理论,这已经超出了自卑感的范畴,它是一种自卑情结。
人究竟为什么会有自卑感呢?
人是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且,人希望摆脱这种无力状态,继而就有了普遍欲求。阿德勒称其为“追求优越性”(希望进步、追求理想状态)。与此相对应的就是自卑感。人都处于追求优越性这一“希望进步的状态”之中,树立某些理想或目标并努力为之奋斗。同时,对于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如果我们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进步,要更加幸福。
对自己的学历有着自卑情结,认为“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才无法成功”。反过来说,就意味着“只要有高学历,我也可以获得巨大的成功”。
这就是自卑情结的另一个侧面。那些用语言或态度表明自己的自卑情结的人和声称“因为有A所以才不能做到B”的人,他们的言外之意就、是“只要没有A,我也会是有能力、有价值的人”
虽然苦于强烈的自卑感,但却没有勇气通过努力或成长之类的健全手段去进行改变。即便如此,又没法忍受“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之类的自卑情结,无法接受无能的自己”。如此一来,人就会想要用更加简便的方法来进行补偿。那就是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
虚报履历或者过度追逐名牌服饰等也属于一种权势张扬、具有优越情结的特点。这些情况都属于“我”原本并不优秀或者并不特别。而通过把“我”和权势相结合,似乎显得“我”很优秀。这也就是“虚假优越感”。
借助权势的力量来抬高自己的人终究是活在他人的价值观和人生之中。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恼。
课题分离意味着将人际关系中的问题划分为自己的课题和他人的课题,每个人只对自己的课题负责,而不是去干涉别人的课题。
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倘若无视本人的意愿而强迫其“改变”,那结果只会是日后产生更加强烈的反作用。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说话之前,首先要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清界限。而且,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有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
如果人际关系中有“回报思想”存在,那就会产生“因为我为你做了这些,所以你就应该给予相应回报”这样的想法。当然,这是一种与课题分离相悖的思想。我们既不可以寻求回报,也不可以受其束缚。阿德勒说:“没有学会直面困难的孩子最终会想要逃避一切困难。”
追求认可导致的不自由:过分追求他人的认可会导致个体失去自我,按照他人的期望而非自己的内心去生活,从而失去了真正的自由。
“不想被人讨厌”也许是我的课题,但“是否讨厌我”却是别人的课题。即使有人不喜欢我,我也不能去干涉。如果用刚才介绍过的那个谚语说的话,那就是只做“把马带到水边”的努力,是否喝水是那个人的课题。要想获得自由,就需要有勇气面对被他人讨厌的可能性。这种勇气不是要我们去追求他人的认可,而是要学会接受自己,即使不被所有人喜欢。
人际关系并不止于课题分离。相反,分离课题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人际关系的终点是“共同体感觉”(在他人的认可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不是追求他人的认可)。
实际上,不能进行“课题分离”、一味拘泥于认可欲求的人也是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在只关心“我”这个意义上来讲,是以自我为中心。你正因为不想被他人认为自己不好,所以才在意他人的视线。这不是对他人的关心,而是对自己的执著。凡是执著于“我”的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必须把“对自己的执著”换成“对他人的关心”。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不要过度的去追求别人的认可。
过度担忧未来可能会使我们忽视当下的生活。真正“活在当下”意味着关注现在正在做的事情,享受每一个当下的时刻,而不是被对未来的恐惧所困扰。我们并不缺乏能力,只是缺乏“勇气”。一切都是“勇气”的问题。
行为方面的目标:
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
“自立”与“我有能力的意识”是关于自我接纳的话题。
“与社会和谐共处”和“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则与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有关。
我们的人生也完全一样。正因为把模糊而微弱的光打向人生整体,所以才能够看到过去和未来;不,是感觉能够看得到。但是,如果把强烈的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那就会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